资讯
NEWS
关注薇碧:
关注新浪微博
扫描关注微信
扫描腾讯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薇碧资讯 > 行业资讯

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下一站,无添加

日期:2012-11-19 编辑:薇碧编辑


一、 植物已老,无添加崭露头角1、无添加过渡而来号角响起有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美博会参展品牌涉及天然植物概念占比达98%以上,植物概念已成拥挤不堪的红海,泥沙俱下。当一种概念、理念普及整个行业时,就很难成为前行

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下一站,无添加

一、 植物已老,无添加崭露头角

1、无添加过渡而来号角响起

有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美博会参展品牌涉及天然植物概念占比达98%以上,植物概念已成拥挤不堪的红海,泥沙俱下。当一种概念、理念普及整个行业时,就很难成为前行的驱动力,反而会成为阻滞力量。求新求变,必然成为行业和市场的选择。

  在天然植物概念的层层雾霾下,2012年上海美博会中10%左右的品牌或旗帜鲜明或半遮半掩的涉及无添加概念,这股新生的力量带来了更新换代的信号。

  无添加最早起源于日本,鼻祖是成立于1980年的日本芳凯尔,它提出无防腐剂、无杀菌剂、无石油系介面活性剂、无香料、无矿物油,完全密封、弱酸性,注明原厂生产日期,保证产品新鲜等无添加产品应具备的特点,因少刺激、无不良成分而受到市场追捧。芳凯尔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几年就在号称“得北上广王”的上海、北京等一线市场进入商场销售前十。而中国的化妆品产业在天然植物成分时代发展成熟甚至渐老之时,终于听见了无添加吹响代间过渡的号角——2012年美博会,在E馆迎宾道上,一溜“6无添加”的广告牌引人驻足,不少过客都指点议论一番。

  当时,据C2CC记者了解,这些广告牌是由第一个倡导“无添加”概念的华人品牌奥洛菲设立。在这个浮躁的代间过渡时期,奥洛菲的“6无添加”不仅撕开了有机植物的层层铁幕,也给这个行业带来蓝海的曙光。事实上,无添加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的出现或者更新,更重要的是体贴了市场和消费者越来越惶恐的心。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2008年最响亮的一句歌词,用来解释无添加时代的到来十分贴切。近年来,中国各类安全问题频出:牛奶质量门、化妆品违禁门、面膜致死门……中国市场各种不设防的“门”,成为消费者挥之不去的梦魇。

2、无添加必由之路小荷才露尖尖角

   沈阳依之诺的秦洪军先生认为:“消费者对食品药品的安全特别在意。媒体,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每天都在宣传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国家也根据政策法规在治理。无添加产品是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行业,时机非常好。”随着消费者需要安全、舒适产品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化妆品产业发展也将逐渐回归原料成分品质的追求,不难发现,从乱添加到少添加再到零添加,这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化妆品行业营销专家冯建军从产业升级方面表达了对无添加时代将至的看法:“无添加肯定是未来的趋势,像日本的FANCLDHC,法国的欧舒丹,美国的契尔氏和品木宣言,无添加在国外市场的品牌结构已经非常系统。化妆品品牌的竞争,应该从市场渠道人才的竞争过渡到技术和研发的竞争,社会需要不断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品牌生产、研发和制造技术,包括工艺都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地升级和挑战。”但冯建军同时认为:随着外资品牌的渠道下沉,本土品牌是否能在竞争中得到技术上的提升与创新,至少还需观察三五年。

  的确,竞争日益激烈,但在竞争意识中衍生出的各种技术尝试,都可以看作是向第四代——无添加时代不间断地过渡,从诞生到被市场所接受,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但从萌芽到成熟,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和旧事物的围追堵截。今天的无添加,依旧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二、 转角遇见三代半

1、无添加要求严苛过渡不易?

   无添加产品对生产科技要求极高,而国内、国际没有明确的无添加标准,对此,奥洛菲董事长何国光表示:“无添加是一种更倾向于科技和研发的升级,是更高级的护肤承诺。由于科技限制,产品做到成份天然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化学成份)无添加的承诺却很难。所以,天然是普遍的,而无添加是更高端的、更有针对性的(在一定意义上,是贵族化的市场)。至于会不会完全过渡,我仍然持保守观念。”

  作为第一个倡导“无添加”概念的华人品牌——奥洛菲的老板,何国光先生本应鼓吹无添加的大好前程,但为什么却在采访中透露完全过渡到无添加时代的保守态度?

  事实上,在涉及无添加概念的众多国外品牌中,契尔氏、欧舒丹这些品牌倡导的产品天然性、功效性、安全性和保护环境以及使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等方面,已经基本与无添加的理念靠近,而FANCL、品木宣言已经将无添加的概念完全渗透入企业文化。但这些风生水起的品牌真的是“零添加”?

  无添加明文规定不得添加102种成份,但化妆品是否仅有这102种成份?显然不是!也许何国光先生的顾虑就在于此,“无添加”仅是概念,而非真的零添加!

2、转角遇见三代半,是李逵也是李鬼

   这是产品品质层面的顾虑,而另一种顾虑,则在于市场不良竞争可能导致无添加的整体崩盘。代次升级,转角遇见“三代半”,半真半假,是李逵也是李鬼!在上海美博会涉及的其他无添加品牌中,不排除还有一些为概念而概念、鱼目混珠强套无添加外衣的企业。对此,冯建军表示:本土的化妆品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由于一些企业对生产技术方面的忽视,真正有积淀能实现无添加概念的企业很少。不具备科技实力,只为了抢占无添加诱人的市场空间的行为及产生出的产品,都将损害本土企业的形象与诚信,损害消费者的信心,甚至最终可能摧毁无添加的本土市场!因此,只有潜心钻研科技研发,落实无添加概念,才能促进国内无添加市场的良性发展。

  何国光先生对C2CC记者说:“我们的产品是‘6无添加’,是在符合所有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另行增加的六款无添加成分,其中不添加PEG表面活性剂与尼泊金酯防腐剂这两种成分很关键,前者是成本问题,后者是工艺问题,这也是奥洛菲‘6无添加’系列产品最核心的两个无添加。”

的确,在从少添加到零添加的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一个企业能够舍弃一部分的利润,并重点提升自己的攻击技术,善莫大焉!从这个层面来看,这种尝试的勇气值得鼓励。国内无添加市场目前还处于萌芽时期,愿意追赶这股趋势,并为此付诸努力其实需要不小的勇气,因为这种尝试可能面临着严峻的技术考验和成本压力,消费者的接受认可程度低和各种宣传上的困境都可能导致血本无归甚至惹下一身骚。但不去尝试,就不会有进步,无添加产品的不断出现,包括不完全无添加的三代半产品,对行业的发展都是有正面推动作用的。而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品牌涌现,将催化“无添加”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行业造成压力的同时,也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三、 销量是检验市场的最终标准

   何国光表示,对于无添加的标准,在目前的行业来说,制定的时机还尚未成熟,一家之言或几家之言的《白皮书》也只能是行业笑谈。“无添加的标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其实国外的标准拿到现在来用也不够完善了。只能说,在目前的水平上,我们要在《化妆品规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无添加标准,同时发展自身的科研水平不断加以突破,把无添加尽量做到极致。”

  无添加在国内的发展尚且稚嫩,仅仅以几家之言或者国外的市场来定义标准都不能为人所信服。对此,冯建军表示:“国际上还没有标准,中国的标准从何而生?销量的绝对值才能衡量消费者对品牌、对新技术的认可程度,销量还是决定一切。”

  FANCL在上海的销售数据显示,洁面类产品销量一直稳居前三,护肤产品也保持在前十五,成绩十分优异。据奥洛菲代理商秦先生透露,奥洛菲6无添加系列上市不到一年,在店内销量就占比70%-80%,顾客也大多表示出了对无添加概念的理解及对产品的喜爱。而据奥洛菲公司统计,2012年“6无添加”系列第二季度整体销量相较2011年同比增长了40%,在所有系列中销售占比也增长到55%左右,另外,201289月,随着《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奥洛菲舒服水电视广告的投放十分成功,舒服水明星单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00%。这些事例表明,虽然无添加生产工艺高端,但理念简单纯粹,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而无添加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将日益增快,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FANCL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而我们自己的无添加品牌仅仅只有奥洛菲一只领头羊。面对外资品牌强有力的市场抢占,冯建军表示,我们的无添加品牌应首先注意调和成分、成本、效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成分、效用方面投入的同时,也要规划好成本;其次,在包装上要舍得花钱,重视整体产品的价值感和形式感,消费者在打开你瓶子之前,就可以感觉到产品的创新;第三点是不要仅仅囿于某个技术层面的突破,有了好的技术,能不能为市场所接受,能不能被消费者所认同和喜爱,最终市场的转化率和销售规模能做到多少,也很重要。销量为导向的市场策略包括品牌建设,也要同步地跟进。

 

C2CC评论:

   2011年,中国无添加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已达29.72亿元,预计2012年可达35亿元左右,市场销售额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健康的生活方式,无添加将成为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快车道上的下一站点!

诚然,无添加市场的快速孕育及发展,需要企业抓住契机,审时度势,在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获得消费者的支持与反馈。任何尝试性的市场行为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享受蓝海效应的巨大回报,也可能成为被浪头搅翻的倒霉弄潮儿。但毋庸置疑的是:假如仅仅垂涎无添加产品的市场空间和利润回报,而无视自身的研发能力,强行为产品贴上无添加标签,则只能搬石头砸自己脚!而这种对消费者、对行业不负责任的举动,不仅自身被诟病也将贻害整个行业。因此,不为概念而概念,潜心科技研发创新,落实无添加环保、安全的理念,这种产品的无添加、营销的无添加才能使国内化妆品消费市场真正获益,也能使本土企业在品质和生产工艺上得到升华。

(转载自C2CC中国化妆品网)